|
2019-06
新闻来源: 黄冈市心动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7时间:2019-06-08
1.
今早起来复读 Thomas Ogden 2004 年在国际精神分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发表的《On holding and containing, being and dreaming》。围绕母婴关系,有些感想,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希望来浅谈一下克莱因和温尼克特眼里的小婴儿:
在温尼克特的文字里,婴儿被他描述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形象。我在这里把其命名为“天使般的婴儿”。温尼克特的文字里充满了对婴儿的关爱与呵护。
与其相反的是克莱因文字里的婴儿。 在克莱因眼里,婴儿是有其阴暗面的。当婴儿感觉自己不能被妈妈乳房满足时,ta会希望掏空,吸干,切掉妈妈的乳房。当婴儿嫉妒妈妈乳房的营养时,ta会希望去攻击乳房(比如幻想把排泄物挤入乳房,以此来摧毁乳房)。我在这里暂时把克莱因眼里的婴儿命名为“恶魔般的婴儿”。
克莱因曾被批判,因为读者认为她把婴儿描述成了恶魔。温尼克特也曾被批评,因为观众认为他把婴儿理想化成了一个小天使。我觉得:如果希望看到一个较完整的婴儿形象,我们需要把克莱因和温尼克特结合起来看。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容易理想化 (idealize)婴儿。小婴儿长得好可爱,大眼睛,小手,小脚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小婴儿,忍不住就想亲亲抱抱ta。爸爸,妈妈对小婴儿的如此深情的背后就是温尼克特“抱持,holding”系统中的一个现象的衍生。这个现象叫做 "原始母爱的全神贯注”, 是妈妈本能照顾宝宝的一种冲动。这种冲动被温尼克特描述为接近病理的一种自然机制。在照顾新生儿的时期里,妈妈会自然而然变得更焦虑,无时无刻希望照料好小婴儿。她的所有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小婴儿身上。这种心状会让妈妈感到焦虑,甚至精疲力竭(可以用‘着了魔’一词来形容)。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妈妈呕心沥血希望照料婴儿的冲动是一个自然现象。虽然其本身貌似病理,但是正常现象。真正的病理出现在妈妈的心理状态。如果妈妈hold不住自己的焦虑,或变得很抑郁,时间久了,病理就有可能产生。
我在这里谈的病理不单一是妈妈的或婴儿的病理,而是母婴互动中产生的病理。这种病理对婴儿和妈妈都会产生伤害。 我在这里简单列举几个病理起源的例子:
❶ 当妈妈hold不住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时,婴儿会感受到妈妈的强烈情感。这时本应该感受自己内在连续性的小婴儿,会被迫使为妈妈的照料者(婴儿希望照料妈妈的焦虑和抑郁。这在早期婴儿期,是非常可怕的一个现象)。时间久了,小婴儿自己的连续性和存在性有可能会发育不良。当代很多来访者经常会向治疗师表达 “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了工作,输出,不能停下来休息。一休息就犯病”。 这些对自我迷失的感觉的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婴儿期对自我连续性,和存在性的缺失。(有时妈妈hold不住自己和婴儿焦虑的时候,会希望控制婴儿:“怎么又哭了,怎么又哭了?!不要总哭啊”)。
❷ 还有一种妈妈。因为无法承受小婴儿给她带来的焦虑。她会把婴儿的被照料愿望拒之门外。这种妈妈一般非常抑郁。因为抑郁,所以无法自然地,或本能地对婴儿的要求做出反应。这种妈妈可能会给婴儿造成一个“死妈妈”的形象。这样的妈妈会让婴儿非常地恐惧,焦虑:“我这么害怕死亡了(饥饿带来的死亡感),怎么她还没有反应!”。 我记得在原来的文章中我提及了梦中女鬼的意象。这种意象可能会和婴儿期“死妈妈”的形象有关。
现在我希望回到前面对婴儿理想化的主题上。因为婴儿非常可爱,所以我们容易认为ta是一个绝对的小天使。但是,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婴儿有“恶魔”般的一面。温尼克特和克莱因都提到了婴儿“恶魔”般的一面。我个人认为克莱因在描述婴儿的破坏(死亡)冲动起到了卓远贡献。克莱因让人们明白的是:婴儿不仅仅是我们理想化中的小天使,ta们其实也是希望毁灭的小恶魔。
不管是一个健康的,还是一个心理发育不良的婴儿,ta们在某个早期成长阶段都会有对妈妈乳房进行攻击和破坏的冲动。婴儿的这种破坏冲动不是病理,是自然现象。比如,婴儿会嫉妒妈妈乳房源源不断地营养,希望把其掏空,吸干,会割下来视为己有;当妈妈不小心忽略了婴儿的饥饿时(身体的饥饿和心理层面希望被照料的饥饿),婴儿可能会对妈妈产生愤怒,并希望攻击妈妈。
3.
心理问题和病理不是起源于作为独立个体的妈妈或婴儿,而是来源于妈妈和婴儿无时无刻的互动。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了两个比昂母婴关系的互动模型,我在这里希望简单回顾一下:
A)母婴寄生关系:妈妈和宝宝的情感互动的根源目的是去毁灭妈妈,婴儿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背后的动力之一就是没有被适当消化和容纳的嫉恨。
B)母婴共生关系:妈妈和宝宝都不是完美的。例如,妈妈有时会忽略宝宝的要求;妈妈已经很好了,宝宝有时还是希望攻击妈妈。共生关系是一个现实中的,不完美但最终走向成长的关系。在妈妈和婴儿不完美互动中,婴儿和妈妈在心理层面都会得到成长。
对Ogden的这篇论文的阅读帮助我把克莱因,温尼克特和比昂看婴儿的角度融合,联系到了一起。下面这段是我在他们的理论基础上的创造与衍生:
在比昂眼里,母婴寄生关系是毁灭性的。但是我在寄生关系中看到了一些建设性的元素。我在前面提到了:不管妈妈有多好(做出来的好妈妈是没有用的,因为情感层面的东西是做不出来的!),婴儿都有可能对妈妈产生嫉妒恨。小婴儿有时就是这么一个“原始”而“野蛮”的小怪兽。
寄生关系的产生并对其强化是走向病理的,因为妈妈无法容纳和消化宝宝的嫉恨和攻击,并对婴儿进行反击或逃避。我相信妈妈不会对自己婴儿施加有意的攻击,我在这里说的妈妈对婴儿的攻击是无意识层面的。 我前面所说的寄生关系里的希望是指:如果妈妈能看到,感觉到自己对婴儿的恨和恐惧并对其进行处理(比如去看心理医生),那么她就有希望把和婴儿之间的寄生关系转化为共生关系。
这种转换指的是:
❶ 妈妈发现看到自己暴力的情感
❷ 对其进行处理,消化(很多创伤的妈妈需要心理医生来帮助!)
❸ 当处理消化力提升一点时,她和婴儿间的关系就可能被转换:婴儿向妈妈投射焦虑,寄生妈妈会在无意识层面对婴儿反击或隔离;共生性妈妈也会对婴儿的焦虑投射感到不适。但她有一定的能力把寄生转化为共生。这种转化是建立在妈妈的抱持和容纳力之上的。
4.
如果妈妈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她一定会无意识地影响和伤害婴儿。所以在育儿时,妈妈本身容纳,抱持和消化情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A)有的妈妈天生就有容纳,抱持和消化力。这些天生的育儿能力是她的父母赐予她们的。
B)还有些妈妈有心理创造,所以容纳,抱持和消化的能力不佳。这些妈妈也不要太害怕。但是我觉得这些妈妈应该在打算有小孩之前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内心的创伤。想想有没有提升自己育儿能力的办法。这类妈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先被抱持,并容纳,消化自己的创伤(无意识嫉恨)。 这样一来才有可能生长出自发性的育儿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在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没有绝对明显的分隔。人无完人,所有的人都有创伤,没有创伤的不是人。有的妈妈创伤很多,有的妈妈创伤少一点。我在这里关心的是创伤较多的妈妈。没有处理好的创伤不只是对妈妈本身有伤害,它还会伤害妈妈照料婴儿的能力。育儿能力的缺失会进一步伤害婴儿(未处理,消化的创伤会代际传递)。
当代有很多在情感层面伤痕累累的妈妈。我们当代社会要做的不是去塑造,和宣传一个完美妈妈的形象。而是要帮助这些伤痕累累的妈妈意识到自己没有消化好的心理问题,并帮助她们鼓起勇气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快。在心理层面,没有快速的灵丹妙药)。只有这样,我们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张亦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