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1
新闻来源: 心动力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次数:144时间:2015-01-20
一个人对丧失亲人表现出哀伤,表明他/她是一个“正常”的人,有着正常人的正常反应。相反的情况是,面对巨大丧失没有哀伤的反应,则可能是使用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如否认或者隔离,来保护自己暂时“蒙混过关”。但是,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保护却极有可能引起长期的后遗症。具体的表现是,在丧失之后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是一生的时间里,持续有一些哀伤的象征性替代物,如生理上的不适或者疾病,包括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心血管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等;心理上的问题,如长期失眠、做噩梦、看似与丧失无关的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甚至重症精神病,等等。
因为哀伤如此重要,所以几乎每一种文化里,都含有哀伤的仪式行为。中国的哀伤仪式,更有着“慎终追远”的传统。如隆重丧葬的仪式、每年定期的扫墓、丁忧的国家制度,等等。这些系统性的行为,从体制上保证丧失者有“充分”哀伤的可能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面对一个刚刚体验了巨大丧失的人的时候,往往会有点不知所措,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加重他/她的创伤。这样的担心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使我们谨言慎行。但是,如果担心太多,多到了什么都不敢做、什么都不敢说的程度,那就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了:也许我们把自己面对丧失的软弱,投射到了他人身上。杨澜最近在博客上说:“别让孩子钻进坚强乐观这个壳。”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那些鼓励经历了巨大丧亲之痛的孩子“坚强乐观”的人的用心是好的,但后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如果哀伤不充分、负性的情绪被压抑而没有被表达,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哀伤会使我们暂时软弱,但却可以使我们在将来真正变得坚强和乐观。
一个在灾难中失去了丈夫、却有着3个月身孕的女性问我:我如何才能尽快从哀伤中走出来,以避免这种状态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呢?我说,我没有经历过你这样的巨大痛苦,所以只能凭想象理解你现在的状态。但是,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让你最快地从这种状态走出来的最好办法,也许是别逼着自己太快从这种状态下出来。后来她告诉我,当时听了这句“有点绕”的话之后变得“很放心”了。再后来我得知,她和孩子的情况都很不错。
以哀伤对丧失,是人类练习了几十万年的“技艺”。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储藏着这一有点无奈但却无比珍贵的遗产。这个遗产可以保护每个个体在经历了任何丧失之后,都能够继续前行。
注:大部分人哀伤期会短于6个月;如果超过6个月,就需要医学处理了。
曾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