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9
新闻来源: 心动力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次数:203时间:2014-09-07
“很难想象别人会欺骗我或是希望我倒霉,也许是我太老实了。”40岁的马里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着更加小心一些,但是这样一来我就必须和我的本性作战,很困难。比如我的同事会毫无愧疚地指使我去分担他们的分内工作,而我也就去做了……”
天真的人一定是受害者吗?不见得。“善良的背后有时是一种受虐倾向,会有一种被虐待后的愉悦。”精神分析学家让-皮埃尔·温特(Jean-Pierre Winter)如是解读。“指认别人是暴虐者,是一件很容易、很方便的事情。动动手指就能将别人变成自己悲惨遭遇的制造者,实际上也是一种为自己开脱责任的方式。”
希望被爱
格式塔心理治疗家宫泽格·马斯克里埃(Gonzague Masquelier)将此行为归因于一种无意识过程:“有些时候,我们会在‘被爱的希望’中放弃自己的人格,而去利用别人的人格。”根据他的治疗经验,“这一情况在恋爱关系中更为突出。为了吸引别人爱自己,女人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我。她们以为这样的牺牲可以使爱情关系更长久、更美好。”罗讲述她“曾经深信与某男士的爱情,对于所有导致她不幸的事情都视而不见”,直到某一天,这位曾经与她山盟海誓的男士突然离开了她,她感到很惊讶。
走出童年的困难
天真折射出头脑简单、对他人和世界的绝对信任、别人只掌握真相等信念……所有这些都是童年的痕迹。
我们总是用自己童年的观点来解释身边发生的事。在心中,有两个“我”—“作为家长的我”和“作为孩童的我”,而这两个个体之间一直是失衡的,正是这两个个体促成了“作为成人的我”。
“理想状态下,这3个‘我’共同作用,除非其中一个压制住另外两个。”临床心理学家劳丽·豪克丝(Laurie Hawkes)认为:“天真的人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相信这个世界,即使让他们饱受煎熬。这是因为‘作为孩童的我’在统治他们。”天真深植于这些人的脑海中,他们任由天真取代自己理性的思考和生活。对他们来说,在“作为孩童的我”与“作为家长的我”之间不停地寻找平衡,实在是一种挑战。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她因天真而受伤时,不要和他/她一起抱怨。相反,要帮助他/她认清自己的责任,但要避免让他/她有负罪感。为了帮助他/她改变,与他/她探讨面对问题时该如何抉择:讨论、询问,而不是立刻相信别人的话。以幽默的方式作出反应,而不要逆来顺受,有耻辱感。激发他/她的想象,与他/她一起思考其他反应模式。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增加自信 对成人来说,一贯天真烂漫可能会带来伤害。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其他处境?这源于某种形式的依赖么?你可以在过去的经历中找到某些初始场景,正是这些情景促使你在后来的生活中逆来顺受。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从这种依赖下解放出来,同时要增强自信心。一些关于个人发展方面的书也可以帮助你。 ■ 探索“自我状态” 父母曾经告诉我,用不着过于谨慎,可以信任别人吗?我以前在保护什么?自己的信念哪里去了?我有没有“用成年人的方法”去做事的感觉?这些问题让你意识到“作为家长的我”和“作为孩童的我”共同束缚着“作为成人的我”。然后将自己聚焦在“成人角色”上,将理性进行到底:我过去一直坚持某些东西,我有能力改变吗?在最近的经历中,有什么可以证明我有自主思考能力?如果这种内省对你来说有困难,可以向心理治疗机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