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7
新闻来源: 黄冈市心动力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97时间:2018-07-30
有的父母说:“沟通有什么难的,天天和孩子沟通。”但有没有想过和孩子沟通之后是否有一定效果呢?沟通也一门艺术,不是说随便聊天就是沟通,沟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互动,亲子互动要领在于:人在,心在,孩子几岁,你就几岁!和孩子沟通时,是应该把自己和孩子摆在同样的位置,还是高高在上呢?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则亲子沟通的案例。
【案例01】
学会“欣赏”孩子很重要!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思考:当我们给予他人以尊重、理解和欣赏时,你就启动了他人心灵的力量,赋予了他人自我修正的空间。事情本无对与错,你用积极的思维去欣赏他人时,你就在所有的经历中在彼此心中种植了美好的记忆!
【案例02】
妈妈们,别做孩子的监工
一家长说:孩子五年级,今天要期末考试了,昨天晚上,让她把重点复习一下,早点睡,结果进去一看,又在看什么儿童文学,我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照着她的手臂就抽了了好几下。对她说:“你已经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今早她还对我气鼓鼓的,正确的我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感受到妈妈真的很在乎孩子的考试,所以看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期待复习功课就会很生气,导致说出了那样一句话,那句话真的像是咒语,绝不可经常带出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子感觉到的是妈妈不再信任我了,既然你都不相信我,那以后我也没必要去获取你的信任。而孩子早上还气鼓鼓的,说明已经影响了她去考试的心情。如果我是这位家长,我想象着这个情形,我会去做些什么呢?和所有妈妈一样,我会去关心TA,可能我会这样去表达:宝贝,明天要期末考试了,今晚有什么计划?”那么引发TA的是去思考而不是要求。当我进去看到TA在看儿童文学,说实话,我会很欣赏孩子的心态,因为我就是一个以前一要考试就很紧张的人,所以非常羡慕那些不紧张的同学。孩子还能坦然地看儿童文学,说明TA并没有把考试太当一回事,其实从长远来看,有这样的心态是一件好事。那我或许会说上一句:宝贝,妈妈真的很欣赏你的心态啊,明天要考试了,还能静下心来看儿童文学,妈妈以前就做不到,紧张的很。我说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完全没有任何别的想法,不是嘲讽也没有带任何其他目的。那孩子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或许会告诉妈妈,妈妈我都复习很好了,想放松一下啊。或许会很高兴地和妈妈探讨这本书的乐趣等等。或许还会和妈妈开玩笑,原来妈妈以前是这样怕考试哈。
我坚持地认为,妈妈们如果能够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孩子可以在你面前没有任何顾忌,畅所欲言,所有的心思都会找你诉说,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一个内在被滋养着的孩子,一个有自信乐观的孩子,TA的爆发力是很强的。孩子在学校里本来每天都是紧张兮兮的,回到家父母还以一种高姿态去要求,不断地去讲道理,要好好学习,体会不到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思,那么孩子真的倍感压抑,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来越不能在你面前表露出真实的自己,TA的心门向你关闭。这注定是让父母心酸而又感到失败的。
【经典案例03】
妈妈们,你有无意识地伤害孩子呢?
一个妈妈和我聊到一个问题,周末晚上孩子上网玩游戏,妈妈问她什么时候睡,孩子说要等到“杀死”一个怪物,大概需要十分钟。平时女儿都要和妈妈一起睡,非要妈妈等她不可,结果半小时过去了,孩子还没有关电脑,理由是那个东西还没有死。妈妈已经很累也很困了,很生气,对女儿凶了几句,然后自己去睡觉了,可睡不着。过了一会儿,女儿也来睡了,侧着身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妈妈亲,妈妈觉得孩子还是有情绪。在妈妈的信念里,孩子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于是爬起来对女儿说:你起来,我问你,刚才你知道错了吗?女儿没有吭声,说要睡觉,不愿意起来,妈妈不甘心,继续拽着女儿,要她起来。女儿实在忍不住了,爬起来,双手作揖的姿势,对着妈妈说:好了,饶了我吧,我错了,不行吗?妈妈看到这样情形更加生气了。
这明显不是诚心认错啊,于是冲突更加激烈,最后动起手来,关系陷入僵局。妈妈对我说了一句,我看到女儿就想揍她。这句话真让我心头一紧。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们看到妈妈对孩子多玩一下电脑非常不接纳,觉得孩子没有遵守承诺,事实上,孩子已经表达了只是想杀死那个怪物,估计是10分钟,也没想到花了那么久的时间。妈妈体会不到杀死怪物带来的那种成就感是很让人兴奋的。如果我们多了解现在是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现在玩伴并不多的家庭环境,孩子喜欢网络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许就没有这么大的情绪。而妈妈又有一个信念:带着情绪睡觉是不好的。所以就想把躺下的女儿拽起来,却没有意识到,这只是妈妈的一个固有思维模式。孩子情绪是流动的,TA上个片刻是哭,下个片刻就笑了,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复杂,结果就是在自以为的想法当中付诸于行动,没有考虑是否尊重了孩子,是否给孩子带来了很大伤害。因为如果习惯被迫向父母道歉的孩子慢慢就会失去自己的力量,或者慢慢处于一种低价值感和罪恶感,这种感觉是足以影响到成年。
我们一起看看如果换一种方式呢,妈妈看到女儿在玩游戏,心想周末多玩一下也没事,于是告诉她:女儿,妈妈今天很累了,妈妈先去睡觉了啊,如果女儿不肯,妈妈再次去表达:妈妈需要好好休息,妈妈没休息好,也容易发脾气,白天做事也没劲。(这是后来了解到妈妈的需求)。孩子在了解妈妈的想法后,一定能理解妈妈,也会爽快的答应。再等到女儿去睡觉的时候,你问一句:怪物杀死了没?说不定她兴奋地说:妈妈我终于杀死了那个怪物,于是带着成就感很快进入了梦乡。
当妈妈很能理解孩子,孩子也会体谅父母,这是一定的,亲子导师说:不只是父母爱孩子,孩子也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甚至愿意为自己的父母付出一切乃至生命!
【经典案例04】
与孩子相处:您会“听”和“说”吗?
英国一个着名的明星,美女英格丽.褒曼,又一次跟丘吉尔还有萧伯纳一起参加一个晚宴,因为她是非常着名的电影明星,而且非常漂亮,就被安排在两位英国最有智慧的两个男人中间,左边坐着丘吉尔,右边坐着萧伯纳,然后第二天媒体采访她,询问这位大美女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请问你昨天,跟英国最有智慧的两个男人坐在一起,你的感觉如何?他们两个人比较起来,谁更有智慧一点?英格丽.褒曼的回答也很有智慧,她说:丘吉尔跟我聊天的时候,让我觉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男人。当我跟萧伯纳聊天的时候,他让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女人。所以丘吉尔的智慧在于说,萧伯纳的智慧在于听。
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如何听,孩子才愿意说。
说,指的是分享,而不是命令,指责,批评,教导等权威方式,而是在无问题区,透过分享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你对人事物的一些看法,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选择权在于孩子,并且父母要允许孩子自己去经验,探索,然后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说不是只用嘴,更重要的是用心,陪伴,关怀,尊重,当父母具备了这些品质,就会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隔阂,孩子会敞开心扉吸收父母的这种品质,并且会真心的崇拜,敬仰和尊重父母。
听,不只是听到对方讲的话,一个有能力听的人,除了听到对方讲的话,还要能听到对方没有讲的话。听,不只是用耳朵,更重要的也是要用心,用心感知,觉察,听她声音的变化,看着对方脸上的表情,细微的变化,肢体的语言,感知情绪的变化,然后认可,接纳,鼓励,支持,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懂自己的,就会像英格丽.褒曼一样跟你说的更多,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
当父母具备了这两种品质,此时你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才会是最大化,才会是建设性的。然后很多的困扰,麻烦等孩子不被接纳的行为,就不会产生,同时父母的接纳度也会跟着提升。这个时候和谐的亲子关系就会建立。
不仅是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具备这两种能力,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具备了说和听这两种沟通的能力,在夫妻关系里,夫妻关系的品质会得到升华,老公会因老婆理解自己而更爱老婆,老婆会因老公爱自己而跟理解老公。然后家和万事兴!
预祝大家早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丘吉尔和萧伯纳!
【经典案例05】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哭”?
昨晚沙龙上一个爸爸说最怕的事情就是儿子哭,看到儿子哭心里就火了。比如说本来约定周末一起去看电影,结果刮台风,下暴雨,根本无法出门,儿子就大声哭了起来,并且说一些气人的话:坏爸爸,说好了去又不去,骗人,骗人……结果爸爸也非常生气,和孩子陷入了僵局。
想想这个问题,我在想如果爸爸冒着大雨带孩子去看电影,这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一份多么难忘的体验,这种情景也许一辈子都难以忘记,而且一定会为爸爸所做的感动。当然如果爸爸真不想去,那么孩子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听不进去任何话语的时候,爸爸能做的其实只需要陪伴,孩子平时呆在学校没有什么娱乐,好不容易想在周末看一场电影,结果泡汤,那种难过的心情大人无法体会。让孩子完全释放掉情绪之后,爸爸可以再去聆听:今天没看成电影,你真的特别失落。孩子释放掉情绪又被爸爸聆听和理解了,自然会慢慢平息下来。
爸爸说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男孩子哭闹,我说你小时候哭闹的时候一定没有被父母接纳过,这个爸爸突然很大声地说:是这样子。“在我小时候,父母经常说男子汉不能哭,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我和姐姐在玩的时候,姐姐指着一块刚烤好的饼要我去拿,结果我一拿,手指被烫的要命,红通通的,我跑进房里大声哭,妈妈过来了反而责备我,说我自己不小心还好意思哭,当时极其委屈。”正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哭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所以现在我们才无法去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只能去成长自己,正确认识和了解情绪。
亲子导师说:孩子的情绪是纯粹的情绪,没有好坏对错,只是当下的,真实的,流动的。当我们成长了自己,那么以往的一代代教育模式就不会复制下去,而是给家族注入了新的能量和新的活力。
【经典案例06】
父母们请谨慎使用权威
“你给我报那么多辅导班,你厚颜无耻,说是为我好,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气冲冲的对着妈妈说。这位家长说体会到当家长的悲哀和失败越来越难沟通谈不上感恩简直就是仇人一样这是养了一只狼吗??
“我怕不管,他会放纵、学坏、不学习了、没规矩了......,孩子参加辅导班后成绩也确实提高了。为什么还这样对我?”
孩子在抵抗无效,如果屈从于父母的威胁,的确也体会到了努力后的成就感和喜悦。这只是表面上的喜悦,而把委屈和愤怒转移了。这个“努力”,并不是由孩子的“自我”来完成的,所以成功的喜悦也是不完全的,但所同时带来的委屈和愤怒却没有办法转移到别处去的,它们会一直存在,直到把它解决掉。
他的开心是因为他终于做到了妈妈要他做的事情,他如果有“成就感”,那是因为他“成功地满足了妈妈的要求”。这是很可悲的。他一生是他自己的,不是妈妈的。亲子导师说:一个孩子为了可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我们开始成为了“某个人”,成为了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因此就在“becoming”里轮回!为了证明自己值得被重视,我们对自己本性中的
独一无二”视而不见,却全力去追寻因比较而获的“No.1第一”。为了逃避内在的低价值感和空虚感,我们要成为一个在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因失去存在的价值感,内在深处没有安全感,因此就用金钱、权利来让自己变得看起来安全!
安全感和满足感都是外在无法给予和替代的!生命中所有的品质,只有在内在唤醒存在的价值感进入本质时,即会自然呈现!
显而易见的,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妈妈逼迫孩子的方式最终会使孩子失去了自己。
【经典案例07】
为孩子创造真正爱的氛围
一次沙龙的时候,一个家长的分享让我很惊讶,“我买了宝贝喜欢的东西,就会问她,妈妈给你买礼物了,你可以做些什么呢,孩子回答:那我就背唐诗给妈妈听。”妈妈听了很高兴。“不过现在孩子没有奖励就不会去做事情了。”这位妈妈也一脸的无奈。
当听到这样的案例,我感觉内心有些替这个妈妈着急,“为什么你给宝贝买礼物了,就要求她要去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你孩子从内心深处一定很难感受你对她的爱。至于孩子要有奖励才去做,那就是你平时这样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啊!”“可是,她要我买东西给她啊?”那我就更纳闷了:“孩子有需求是很正常的啊,如果你觉得买的这个东西并不过分,为什么不买给她呢?假设你给你的一个知心朋友买了一份礼物,你会对她说:我给你买礼物了,你给我什么呢?相信你不会这么做吧?”这位妈妈无语了。
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一定会感受到:我要得到妈妈的爱,我就要去做些什么。内在的不安全感和缺乏感及低价值感估计要影响到成年了。我很欣赏有一位家长的做法:孩子考了一百分,很开心的告诉妈妈,然后问妈妈,我这次考得好,你可不可以带我去迪士尼玩呀。妈妈回答:你考了一百分,妈妈也很开心,不过不管你有没有考一百分,妈妈都会带你去的,妈妈带你去不是因为你考了一百分,是妈妈爱你,妈妈也喜欢和你一起出去玩。
亲子导师经常说:真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我不会因为我付出了我的爱,就期待你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这不是真正的爱,是带有操控的爱,是有目的性的爱。
让我们放下期待,放下要求,创造真正爱的氛围!
【经典案例08】
学会聆听孩子
你会聆听你的孩子吗?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敏锐的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吗?平时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你是说的多,还是听的多?
积极聆听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它能够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理清思路,协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当然不仅仅运用于和孩子的沟通。积极聆听的理论部分很简单,课程中会有大量实操练习,因为真正去掌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沟通的固有模式已有几十年,一下改变说话的方式需要勇气和下定决心。
如何掌握积极聆听?首先作为父母的我们,当孩子有困惑有苦恼有情绪的时候,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是前提,深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种种挑战,这是必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去做,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接纳,不然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很焦虑,很着急,只想去给到他建议,方法,教导......根本无法聆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甚至有的家长自己变得很有情绪了,只会去批评和指责,本来没有多大问题都成大问题了。
今天一个妈妈和分享:“晚上周二下午去接儿子,儿子的班主任看到我,说我儿子最近进步挺大的,英语课认真了很多,能听课了,也能积极回答。我和儿子都挺高兴的,去了图书馆出来,碰到了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一看到,那脸色的表情我都没办法形容,我知道肯定又要告状了,她说你家孩子呀,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呀,你说你上课又不听,作业又不写。我说刚才英语老师还表扬来着,怎么数学课又不听了,老师马上说,什么呀,从来就没听过,作业怎么都不肯写,我捻他出去也没用。你们家长赶快想办法呀。儿子都快哭了,转过脸在抹眼泪。睡觉的时候,讲完故事了,我问儿子今天老师说你,你什么感受,儿子想都不想,说我真想杀了数学老师。“我当时很震惊,老师那么说他两句,他就说想杀了老师,你说是我小题大做了,还是这是他的真实想法呀,要是真实想法那就太可怕了,现在还小,要是上初中,还真是指不定就干出这种事来。”
其实,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需要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发泄出自己的情绪,老师的话语已经深深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他内在压抑了愤怒,如果作为父母,我们不懂得同理他,不懂得聆听他,那么他的无助,他的恐惧,他的不安全感真的有一天会爆发出来不可收拾。
【经典案例09】
父母如何与孩子同频
很多父母会诉苦说孩子调皮,不听话,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越来越搞不懂孩子,越来越难和孩子沟通,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把自己摆在“父母”这个居高临下的角色,没有了解到每个孩子年龄阶段的特点,孩子和你没有共同语言,自然就不愿意对你完全敞开心扉,我们经常说:同频才能共振嘛。哪怕是小宝宝,也是希望和有意思的有乐趣的有活力的爸爸妈妈一起玩呢。
了解一些早教的妈妈都知道在宝宝学会走路之前多多爬行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有几个和我宝宝差不多大的妈妈对我说宝宝不乐意爬。我告诉他们,你们自己平时多和宝宝一起练习,宝宝不就模仿了吗?我宝宝八个月的时候也还没有爬的迹象,通常是趴在那小手就不知道往前用力了,这时候我就在他旁边慢慢地施展动作给她看,经常在床上丢一个玩具,然后自己慢慢地爬过去,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宝宝就自己爬的很利索了。
一天我们一家人游戏,笑得我都肚子疼。小瓜瓜奶奶把瓜瓜推车放在客厅中间,小瓜瓜爸爸围绕推车爬,小瓜瓜在后面跟着爬,小瓜瓜爸爸时不时回头看看,宝贝,快跟上哦,小瓜瓜屁颠屁颠地哦哦地跟着,我在小瓜瓜后面负责安全问题,奶奶在旁边喊加油,小瓜瓜爬得越起劲,那追赶爸爸的架势让爸爸都气喘吁吁了。小瓜瓜看到爸爸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小瓜瓜喜欢扔东西,我就和他一起扔,有时候扔到沙发底下去了,自己就去寻找,小家伙也把脑袋弯下来去找,然后看到妈妈找到了,高兴的很,大概知道了东西是可以再找回来的。
我在小瓜瓜六个月的时候就给他买了一套布书,那时奶奶说这么小买着干嘛,其实我也不是让他学习,就是买来玩的,床上,沙发上随便放着两本,他一看到有颜色的东西,就拿来翻翻。现在每天晚上快到睡觉的时候,瓜瓜爸爸就指着里面图画朗读给瓜瓜听,这件事交给瓜瓜爸爸,因为他普通话比我好。瓜瓜可是一声不吭地专注地听着看着。可能有家长问:有必要吗?其实在我看来,学习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加入了我们的期待就变成了一个严肃的头疼的问题。没有带任何目的而且宝宝也喜欢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可以呢?
小宝贝很喜欢小狗狗,每次看到都兴高采烈地哦哦很久,有次我看到了,但宝宝没有注意到,于是我用手招呼那只狗狗,也说着:哦哦,快过来哦,宝宝马上看到了,非常兴奋,一只手拍打着妈妈,一只手也伸出小手招呼狗狗。看到宝贝快乐的表情,我在想:和宝宝在一起,不仅仅是照顾他,而是心也和他在一起,这是多么重要!
很多父母很注重孩子早教,也看到有些家长在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就把宝宝送到早教班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宝宝大脑,这些举动无疑是对宝宝很好,同时我认为这不是早教全部,早教更重要的内容是爸爸妈妈和宝贝在一起亲子互动游戏。对于那些大了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不希望看到孩子课余时间全部在电视电脑上,那就一定要注重多和孩子在一起互动!
在亲子沟通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很正常。比较年龄差距大,很难换位思考,孩子也还小,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但这时候家长要耐心沟通,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有被理解的感觉。
【经典案例10】
孩子为什么报喜不报忧
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很少和自己沟通,即使沟通的时候,也是报喜不报忧。“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少,孩子现在和我的关系让我很紧张,我怕她生气发脾气,哭闹,闹的严重我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有事还动手打她,事后心里特别的痛苦,自己心想从今天起不能跟孩子发脾气了,但和孩子在一起时,遇到孩子顶嘴,写作业磨磨蹭蹭,遇到困难就哭闹,甚至在学校老师如果批评她,她回来会不开心,但又不跟我沟通。”妈妈的这番话让我感受到孩子报喜不报忧是很正常的,既然“忧”的事情会令到妈妈抓狂,妈妈会很紧张,忙着说教,讲道理,甚至引发自己情绪波动,那为什么要去告诉妈妈不愉快的事情呢?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对情绪有个正确的认识:纯粹的情绪是没有好坏对错的。什么是纯粹的情绪呢?这股情绪是当下的,真实的,流动的。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想去制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你怕哭,在儿时自己哭的时候没有被允许和接纳,对哭有负面的定义和负面的评价,认为哭是软弱的,没面子,孩子哭会烦躁,你被干扰了,你内在没有能能力哭,自己内在悲伤的点没有能力表达,孩子一哭就按到了情绪按钮,我们有伤口,别人触到这里,就会有反应。
当我们正确认识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是她释放压力的一种表现,那么父母就能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了。而也清晰的知道这个时候是孩子处在问题区,如果父母去说教,讲道理是毫无用处的,孩子听不进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去聆听他,同理到他的感受,让他感受到妈妈是能理解我的,而当孩子的情绪释放掉了,她也有能力找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位妈妈说昨天孩子说她班里一个玩的很好的同学再也不和她玩了,孩子显的很不开心,妈妈赶紧说那你可以和别的同学去玩啊,孩子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当孩子说出她的心思的时候,她需要的是妈妈能理解到她现在的感受,而不是安慰她或者其他的建议。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当你同学这样对你说,你心里肯定很难受(根据孩子语音面部表情判断孩子的感受,或者是沮丧,或者是失落等等),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心是和她在一起的,她会愿意继续说下去,话夹子就打开了,即使说的不是很准确,孩子也会自己更正:其实也不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挑战,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信任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用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个积极聆听的技巧和方法在P.E.T.父母效能训练的课程中会有好几个小时专门的训练。 当孩子处在问题区的时候被父母接纳了,那么孩子就会
慢慢懂得去疏导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绪真是控制不住,也许来源于我的原始家庭。我小的时候就经常被妈妈打,自己总想学习好,新的学期开始好好学,但是那时不知怎样学习,家长看的就是你的分数,差了就挨打,无论怎么努力结果都是不好的,所以就放弃,考试的时候抄袭......”确实,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
对孩子的教育。因为自己小时候经常被打,自己经常处在一种低价值感,长大成人后对 自己有很多不接纳的地方,因此投射在孩子身上,对她也有很多不接纳。妈妈还需要从爱自己,接纳自己开始,这样自己对孩子的接纳度才会慢慢扩大。
妈妈问这个时候自我成长还来的及不?当然,任何时候都不晚,不管我们做了什么,一切都是基于爱。改变,从现在开始吧! 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导师!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
有这个做为基础,孩子的一生将会不同!!
— The End —